欢迎来到巨鑫机床有限公司(原温岭巨鑫机床厂)网站!
咨询热线

400-888-4666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铣打中心孔机床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

铣打中心孔机床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

更新时间:2025-09-16  |  点击率:10
  铣打中心孔机床是机械加工中“定位基准的创造者”,专注于在轴类、盘类零件的端面同时完成铣削(去除余量)与中心孔(如A型、B型中心孔)的精密加工,为后续的车削、磨削、钻孔等工序提供高精度定位基准(同轴度≤0.01mm)。其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深度体现了“基准先行”的制造逻辑。
 
  一、工作原理:从“端面铣削”到“中心孔成型”的精准流程
 
  其核心由床身、主轴系统、进给系统及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,其工作流程可分为三个关键步骤:
 
  •端面铣削:零件(如轴类)通过卡盘(三爪或四爪卡盘)或顶尖(双顶尖定位)固定在机床主轴与尾座之间,主轴带动铣刀(通常为硬质合金立铣刀)高速旋转(转速800-3000rpm),沿零件端面径向进给(进给量0.05-0.2mm/r),去除锻造或铸造后的余量(如毛坯端面高出设计尺寸2-5mm),并保证端面平面度(≤0.02mm)与垂直度(≤0.01mm)。例如,汽车半轴毛坯端面铣削后,需保证与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小于0.01mm,为后续中心孔加工提供平整基准面。
 
  •中心孔加工:端面铣削完成后,主轴或专用的中心钻头(如枪钻、啄式钻头)在零件端面的中心位置(通过寻边器或对刀仪定位)进行钻孔(先钻引导孔,再扩孔至目标直径)。中心孔分为A型(不带护锥,直径φ2-φ10mm)、B型(带120°护锥,保护引导孔)及R型(圆弧型,用于高速旋转零件),根据后续加工需求选择。例如,精密磨床加工的轴类零件需B型中心孔(护锥防止磨削时顶尖打滑),其孔径公差通常为H7(+0.018mm至0mm),深度与直径比控制在1:10-1:15(保证定位强度)。
 
  •同步控制:现代铣打中心孔机床采用数控系统(如西门子808D或广数GSK980TD),通过编程设定铣削路径与中心孔位置(如中心孔距端面距离±0.05mm),并协调主轴旋转(铣削与钻孔转速不同)、进给速度(铣削快、钻孔慢)及刀具切换(部分机型集成自动换刀刀库),实现“铣-钻”一体化加工(减少二次装夹误差)。

 


 
  二、典型应用:
 
  •轴类零件加工:发动机曲轴、车床主轴、减速器齿轮轴等轴类零件的首道工序,该机床为其提供同轴度≤0.005mm的定位基准(后续车削外圆、磨削轴颈时,顶尖顶住中心孔保证旋转精度)。例如,新能源汽车电机轴(长度1-2m,直径φ50-φ100mm)需通过机床加工B型中心孔,确保磨削后轴颈圆柱度≤0.003mm。
 
  •盘类零件定位:法兰盘、齿轮毛坯等盘类零件的端面铣削与中心定位孔加工(用于后续钻孔或铣槽时定位),机床通过双顶尖或卡盘固定零件,铣削端面后加工中心孔(如φ5mm引导孔),为钻削螺栓孔或油孔提供基准(孔位公差±0.02mm)。
 
  •模具与工装制造:注塑模具的顶针板、滑块等零件的端面平整度与定位孔加工(模具合模时需高精度定位),铣打中心孔机床通过一次装夹完成端面铣平与中心孔加工(孔距公差±0.01mm),提升模具装配效率(减少人工测量调整时间)。
 
  铣打中心孔机床通过“端面铣削+中心孔成型”的协同工艺,为机械零件的后续加工建立了精准的定位基准,是保障零件互换性、提升加工效率与质量的关键设备,尤其在精密制造与批量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